背景
假设上图用砖墙砌的两个立方体的体积都是10m3,定额中用的是①号砖,消耗量就是6块,但是实际施工中,用的却是②号砖,消耗量应该是3块。可是我们在套取定额时,忽略了这一点,那么工程量就多算了。可以试想,如果做实际工程,比如一个几万方的地下室或者三十几层的高层住宅,对造价产生的影响会有多大。
文件规定
四川、浙江、江苏等省份的定额在砌筑工程章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定额中的砖及砌块的用量是按标准和常用规格计算的,实际规格与定额不同时,砌体材料和砌筑(粘结)材料用量应作调整换算。
砖墙的分类
工程中的标准砖:240mm×115mm×53mm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墙:18墙、24墙、37墙
定额中出现的几种墙:¼砖墙、½砖墙、1砖墙、2砖墙
砖墙换算公式
式中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是0.5砖墙、1砖墙、1.5砖墙········)
实例:砌1m³240厚标准砖的净用砖量为:
砌1m³370厚标准砖的净用砖量为:
砖的消耗量=砖的净用量×(1+损耗率)
砂浆的消耗量
每1m³砌体砂浆的净用量=1m³砌体-1m³砌体砖的净用量
=1m³砌体-1m³砌体单块砖的体积×砖的数量
砂浆的消耗量=砂浆的净用量×(1+损耗率)
实例:每1m³标准砖砌体砂浆的净用量=
1 -0.24×0.115×0.053×529.1=0.226 m³
砂浆的消耗量=0.226×(1+5%)=0.237 m³
总结
我们在套定额处理换算关系时,一定要切记我们算出来的砖数或者砂浆用量都是净用量,而定额里面考虑的都是消耗量,也就是说考虑了损耗。我们必须查询定额中对材料损耗的规定,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损耗量,这才算是正确地完成了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