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人才招聘
施工工期定额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
来源:本站/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1-05-10

施工工期定额的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工时制实施办法;

2.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5年发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

3.建设部关于修编工期定额的文件:建标[1998] 10号文件《关于修订建安工程工期定额的通知》;

4.现行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基础定额;

5.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安装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

6.已完工程合同工期、实际工期等调研资料;

7.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修订工期定额的调研、測算资料;

8.其他有关资料。图片

施工工期定额编制的主要方法

1.网络法,也称关健线路法(CPM)

运用了网络技术,建立网络模型,揭示工程项目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建设过程中工程或I序之间互连接、平行交叉的逻辑关系,通过优化确定了合理的建设工期。

2.评审技术法(PERT)

对于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分项工程较复杂的工程项目,主要是根据实际经验,结合工程实例,估计某一项目最大可能完成时间, 最乐观、最悲观可能完成时间,用经验公式求出建设工期。通过评审技术法,将一个非确定性的问题,转化为一个确定性的问题,达到了取得一一个合理工期的目的。

3.曲线回归法

通过对单项工程的调查整理、分析处理,找出一个或几个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参数与工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再把调查来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反映在坐标系内,运用数学回归的原理,求出所需要的数据,来用以确定建设工期。

4.专家评估法(德尔菲法}

工期定额管理部给工期预测的专家发调查表,用书面方式联系,不开会,根据专家的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后,匿名(不写明谁的意见)反馈给各专家,请专家再提出工期预测意见。经多次反复与循环,意见趋于一致时,作为工期定额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