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针对不稳定的边坡,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有:防止地表水向岩体中渗透与排除不稳定岩体中的地下水,削缓斜坡、上部减重,修建支挡建筑,锚固等。
1. 防渗和排水
防渗和排水,是整治滑坡的一种重要手段,只要布置得当、合理,一般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为了防止大气降水向岩体中渗透,一般是在滑坡体外围布置截水沟槽,以截断流至滑坡体上的水流。大的滑坡体上应在其上布置一些排水沟,同时要整平坡面,防止有积水的坑洼,以利于降水迅速排走。针对已渗入滑坡体的水,通常是采用地下排水廊道,利用它可截住渗透的水流或将滑坡体中的积水排出滑坡体以外。另外也有采用钻孔排水的方法,即利用若干个垂直钻孔,打穿滑坡体下部的不透水层,将滑坡体中的水流到其下伏的另一个透水性较强的岩层中去。
2. 削坡
削坡,是将陡倾的边坡上部的岩体挖除,一部分使边坡变缓,同时也可使滑体重量减轻,以达到稳定的目的。削减下来的土石,可填在坡脚,起反压作用,更有利于稳定。采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滑动面的位置,否则不仅效果不显著,甚至更会促使岩体不稳。
3.支挡建筑
支挡建筑,主要是在不稳定岩体的下部修建挡墙或支撑墙(或墩),也是一种应用泛而有效的方法。材料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砌石。支挡建筑物的基础要砌置在滑动以下。在挡墙后增加排水措施,效果更好。
休息片刻~
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脑筋急转弯,欢迎大家踊跃猜猜猜......
问:森林里有一条眼镜蛇,可是它从来不咬人,这是为什么呢?
哈哈,您想到了吗?如果心中有了答案,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呦...
4. 锚固措施
锚固措施,有锚杆(或锚索)和混凝土锚固桩两种类型的措施,其原理都是提高岩体抗滑(或抗倾倒)能力。预应力锚索或锚杆锚固不稳定岩体的方法,适用于加固岩体边坡和不稳定岩块。其作用是先在不稳定岩体上布置若干钻孔,钻至滑动面以下的坚固稳定的岩层中,然后在孔中放入锚索或锚杆,将下端固定,上端拉紧。上端一般用混凝土墩、混凝土梁或配合以挡墙将其固定。锚固桩(或称抗滑桩)适用于浅层或中厚层的滑坡体。它是在滑坡体的中、下部开挖竖井或大口径钻孔,然后浇灌钢筋混凝土而成。一般垂直于滑动方向布置一排或两排,桩径通常1~3m,深度一般要求滑动面以下桩长占全桩长的1/4~1/3。
除上述几项较多采用的防治措施外,还可采用混凝土护面、灌浆及改善滑动带土石的力学性质等措施。一般而言,在进行边坡防治处理时,如数种措施同时采用,效果更为显著。
河南一砖一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的造价工程师可以在网上亲自指导如何学做造价。
工匠视频商城网址:www.gjspsc.com,可试听。
咨询电话:李老师 17796646380、曹老师 13837106022、祝老师 1321327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