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人才招聘
新时代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
来源:建筑经济与管理/作者:谭忠杰/ 日期:2021-09-26

随着“放管服”精神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工程造价行业陆续修订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办法,造价咨询行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速。在此背景下,编辑部和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谭忠杰同志进行了交流,请他就新时代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表见看法。

工程建设领域越来越重视工程成本因素,工程造价成果是项目参建各方都非常敏感、关注的内容。随着技术发展,参与项目各岗位之间的很多工作会交叉融合,造价工程师的工作甚至作用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那么,新时代造价工程师应具备什么能力呢?

首先,研究和掌握BIM在造价工作上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BIM等工具普遍应用,将改变很多工作方式。目前BIM的发展主要是基于设计或施工需要,并未把工程算量做为主攻方向,但技术上不存在障碍。造价工程师现阶段应着重研究和学习应用BIM,当设计还没有真正运用BIM进行正向设计的时候,造价工程师应有意识学习BIM,全面掌握BIM,研究如何与最终定额或清单工程量的分类衔接。

其次,信息化的发展是趋势。通过设计、采购、施工信息化发展,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可以代替很多简单、重复性工作。甚至未来发展中,设计、供应商、承包商、投资方都在一个平台上快速形成设计成果,并快速形成报价(工程造价),快速解决定制化(非标)产品的采购工作,也许招投标制度也会随着技术发展,而重新修订规则。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造价工程师目前的很多工作都不在依靠专注的岗位,除了前面说的据图算量工作,还有造价指标统计分析、费用报表的编制等等,造价工程师一定要增加知识面,增加对项目全过程每个环节的了解,现有的很多工作将不再是主要工作,一定要有融入信息化的思维。

再次,由定额造价指标使用者向编制者转变。现在造价工程师主要是依据各种定额造价指标等编制文件,这种定额所体现的数据只是反应某地域一定时期的社会平均水平,不能及时反应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带来的改变,无法反应某具体企业的真实生产水平。未来造价工程师应具有结合具体项目编制或补充企业定额的能力,有不断分析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变化编制新的消耗量定额标准能力;要有针对不同项目或行业类型的特点,编制造价指标的能力;要有多角度分析造价指标的能力,指导优化设计方案的能力。

以上很多能力也是现在要求具备的,但并未成为主流。未来必将成为造价工程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能力要求。



本文节选自编辑部和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谭忠杰同志的交流内容,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由“建筑经济与管理”编辑整理(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务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