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城》这部电视剧共40集,今日大结局。
接35集剧情,我们说到苏筱出任了改革小组组长,在赢海集团内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按苏筱的计划,改革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先完成主体层面的合并重组,第二阶段完成文化层面的合并。当然,后面经过人事斗争、权力斗争、利益斗争,在董事长赵显坤的支持下,赢海集团的改革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改革的路漫长而艰辛,苏筱的《全员持股方案》实施情况如何?资产重组就是在“革股东们的命”,革命会成功吗?电视剧没有给我们最终的答案,但这个改革,“苏筱们”不会放弃,按她的话说:“世上有两件事情最困难,第一件是把钱从别人兜里拿出来;第二件就是把思想装入别人的脑袋里。所以,撼动不了一次,那就再来第二次。”至此,全局终。
《理想之城》电视剧,从2021年8月9日播出至今40集,历时近一个月,笔者终于追剧完成。直到第40集,笔者才似乎对电视剧之所以命名叫“理想之城”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剧中人物,或善良,或狡诈,或老练圆滑,或青涩稚嫩,形形色色恰似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接下来,让我们站在剧中各个角色的角度,分析一下剧中主要人物的“理想之城”。
一、夏明的“理想之城”
改革重组需要对天字号各子公司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苏筱发现由夏明主管的天科建筑公司严重亏损。经过缜密的核查,苏筱发现,天科建筑公司的亏损全部都是假象,夏明真正的目的是把天科建筑公司从赢海集团中剥离,不再受置于集团管理,独立运营。苏筱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天科建筑公司在郊区隐瞒了一块农业用地,利用这块地搞种植,妥善安置了大约30多户对赢海集团创业之初有重大贡献、退休之后却生活困难的老员工。
苏筱发现这一秘密时,也被深深的震撼了。夏明向她解释说:“天科所有人的未来都落在我手里,他们的生活由我负责。”原来,夏明的“理想之城”是这样一片“世外桃源”,在赢海集团利益盘剥(集团掌控物资采购权、僵硬收缴盈余款)、推脱责任(墙塌事件)、人才掠夺、关系复杂的管理下,夏明想为自己的员工争取利益,他渴望他的员工“老有所养”,但终没有象苏筱那般的勇气去“斗争”,所以,他只想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天科从集团脱离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这个秘密被发现之后,他意识到,苏筱、赵显坤(赢海集团董事长)与他的“理想”是相同的,他们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他将出任合并后的天子号公司总经理,在赢海集团这个更大的平台上,为集团更多的人创建“理想之城”。
笔者评:“理想之城”有多大?一个子公司?还是一个赢海集团?再或者是一座城?一个国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望,夏明去狭隘,取宽广!
二、苏筱的“理想之城”
写《理想之城》之造价杂谈至今已17篇,苏筱经历的种种我们无需赘述。
笔者作为一名20余年工龄的老造价师,工作经验若干、造价带徒经验些许,听到、见过造价案例事件亦不少。但似乎一直“身在此山中”,对造价工程师这个职业自认为有了一定的认知,却未发现自己的“狭隘”,直到观完本剧。
观剧过程中,笔者同大家一样,在网上看到很多诸多评论。有人说,一名小小的造价工程师竟然会因为“墙塌”这样的工程质量问题背黑祸!太不符合常理了!有人说,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大多是在计算造价,哪有像苏筱,跑工地去看水泥质量问题!简直是全能啊!还有人说,仅仅依靠造价计算就能决定一个工程是否中标?!这不是扯吗?总结来讲,评论剧情不合理者有之,评论主演孙俪剧中形象差不漂亮者有之。但是,还有诸多造价同行朋友却与笔者一样,有了更深的思考:造价工程师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到底应该有哪些?剧中苏筱真被“神化”了吗?
苏筱做造价,做的非常好!她结合公司实际分析成本,有理有据的测算造价的利润,而不像其他人一样人云亦云。(苏筱金句: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
苏筱还在做造价,她对数据敏感,通过蛛丝马迹推算对手报价,促使本公司中标,内行人都知道,没有过硬的造价原理理论和技术手段,一定无法做到!(见《理想之城》之造价杂谈-6,泄密事件)
苏筱仍然在做造价,她对信息敏感,能准确把握材料价格趋势,为公司投标报价带来更多的浮动空间,如果没有理论联系实践的造价功底,她也无法做到!(见《理想之城》之造价杂谈-3,这些数字啊,支撑了一栋大楼!)
苏筱依然在做造价,她熟练掌握了先进技术,把BIM技术应用到实际中,优化施工组织、缩短了工期,时间当然是“人民币”,如果不学习进步,她仍然也做不到!(见《理想之城》之造价杂谈-10,拼的其实是实力)
苏筱在造价工作时,她一直是干净的,她一直秉承“造价表就是造价表”,在面对金钱、权力、关系时,她始终能站在正确的位置,不妥协、不放弃,干干净净的升职,用能力扫清所有障碍!(见《理想之城》之造价杂谈-9,总有刁民想害朕)
苏筱在做主任经济师时,她不断创新,推行了《分包商管理制度》,从而改变了“吃大锅饭”的状况,极大地减少了施工损耗;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从预算、结算、决算主要流程中步步精算,减少浪费、积极复盘,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利润;她在公司内部实行“AB轮岗”制度,有效避免人事流动造成的人才短缺问题。
苏筱升职为集团副总经济师后,积极协调子公司与集团公司矛盾,深入调查,发现“盈余款问题表面问题,而实际上却是盈利模式问题”,推进“全员持股方案”,营造“大家的赢海集团”,提高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员工与公司共赢,“天时、地利、人和”,为赢海集团的腾飞创造了一定的必然性。
试问,广义的“造价”是什么?仅只是计算工程量、套定额、用广联达软件吗?
再试问,像苏筱这样的人才,哪个公司不欢迎?人才的重要性无需赘述,造价工作,小到一个工程量的计算,大到公司利润的测算与分析,再综合经济、管理、技术,那么,我们作为造价人,我们的“理想之城”在哪里呢?相信大家了然于胸了!
三、赵显坤的“理想之城”
赢海集团董事长赵显坤,白手起家,管理诺大的集团公司。善于发现人才,敢用新人且用人不疑;在大是大非面前,公正果敢;在集团内部复杂的人物关系面前,能够区分人情与工作。是集团的“舵手”,“眼睛只看正确的方向”,有大企业家的风范,富有社会责任感。勇敢“革自己的命”,把赢海集团改造成一个“一群人共同胜利的赢海!”,一个“员工跟股东命运共同体的赢海!”,一个共同致富的赢海!
所以,共同致富的赢海集团,是赵显坤的“理想之城”。
四、你、我的理想之城
2000多年前,古人的“理想之城”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出自西汉《诗经大雅 民芳》,意思是说,人们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非常辛苦,期盼着能稍微安养安歇。
1000多年前,古人的“理想之城”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意思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时代变迁,如今,我们国家十四多亿人民,全部摆脱了绝对贫困,没有饥寒,百姓们都过上了和平安定、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理想之城”初步实现。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筑就了我们新的“理想之城”,要实现这个“理想之城”机遇与困境并存,电视剧里赢海集团的改革之路、主角苏筱的成长之路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万丈高楼平地起,理想生活靠自己!”,愿,你、我的“理想之城”越来越近!愿,我们国家早日迈进“理想之城”!
五、写在最后
《理想之城》之造价杂谈系列共计17篇,笔者跟随电视剧播出进度,每日坚持写文,不知不觉近一个月过去了。
在这一个月期间,每次观剧之后立即动笔,生怕第二天杂事纷扰灵感尽失,每日写文至凌晨。中间,应邀主讲广联达公司举办的《青春启航造出彩 造价人职场第一课》,第一次尝试带领众造价新人从《理想之城》中受启发,从笔者造价从业经历中给予新人启示,受到极大好评,在此也深感欣慰。今日,随着电视剧大结局,杂谈也暂告一段落。再次感谢各位河南一砖一瓦同事们、总经理柴润照先生对每篇文章的审核与指导,感谢所有读者对我的支持与包容!欢迎大家来河南一砖一瓦做客,共聊造价之“理想之城”!
韩红霞
202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