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人才招聘
重磅!建设教育强省!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公布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2-01-22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豫政〔2021〕40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31日


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制定本规划。


一、开启河南教育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我省是全国教育人口大省。2020年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5.42万所,教育人口287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6.2%。“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召开了全省教育大会,出台《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升。“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由83.2%、94%、90.3%提升至90.3%、96%、92.01%。中职学校布局持续优化,学校由875所整合至414所,校均规模由1502人提高至3472人。普通高校由129所增加至151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36.49%提高至51.86%,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吸引364.4亿元社会资本投资教育,民办学校由16707所发展至21670所。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覆盖所有县(市、区),158所省级示范园分别与316所农村薄弱园建立帮扶关系,建立了“强园带弱园”的帮扶机制。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示范校、特色校创建活动。培育了百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遴选109所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试点学校,成为全国较早开展生涯教育试点的省份。启动实施中小学“英才计划”,注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发展。体育美育工作效果明显,劳动教育持续加强,128个城市的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圆满完成。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定位基本形成。出台《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省成为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7个省份之一。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重点打造的10所世界一流高职院校行列,9所高职院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郑州市成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实现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本科教学质量、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等工程,3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2个,25所鲲鹏产业学院顺利落地。

——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制定《新时代河南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推动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高校内部治理机制改革等重点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取消了7类26项高考加分项目。教育“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落实,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启动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总数达到289个,境外办学机构达到9所。

——教育公平迈入新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成效显著,158个县(市、区)全部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687万人次,发放资助金36.94亿元,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控辍保学历史性地实现了动态清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38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个省级试点县,受益学生310.7万人。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均建立了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和参军入伍人数稳步增长。

——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共支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50个、创新人才250名。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和资金量均达到全省总数的90%以上,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项;高校建有8个国家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9个省协同创新中心和120多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承担来自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19107项、经费49.7亿元,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