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规条例一致
招标控制价是保证公平、公正、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既要防止出现随意压低造价的情况,又要体现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意识,倡导优质优价、物有所值。因此,在现行的体系下,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众多法规、条例和行业规范进行管理。在执行相关法规、条例和行业规范文件时,应特别关注相关文件的适用性、时效性、关联性,达到合规执行、控制投资、推进项目的目的。
(1)准确掌握
准确掌握文件的精神是应用的前提。为此,首先应理解法规条例等建立的初衷,才能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关注控制内容。如为保证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和绿色工地的实施的经费专管专用,足额计取,相关文件规定安全文明施工费不得低于费率标准,同时不得作为让利因素。其次深入研究文件内容,分析适用范围、调整原则和执行条件等。最后特别还应关注是否有限制性条款等,以规避风险。
(2)及时更新
招标控制价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众多,且各相关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增发和调整。因此,应随时关注相关管理部门发布的文件,主动收集整理,并对内容深入学习和解析,特别是注意与以前关联文件的差异,明确适用范围和时间节点等内容,保证对文件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有效实施。以北京为例,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就新冠疫情期间的工期和造价问题就连续发布了20余份指导意见、相关文件等,因此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及时更新后的规定。
(3)强化意识
由于相关管理部门会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管督察,如发现质量问题会予以处理并下发通报。因此,应密切关注和分析对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违规行为处理的通报,对通报中的问题引以为戒。对审查重点的合规性审核、合理性审核进行分解,逐项研究,在编制控制价中予以重视,提高编制质量。
本文节选自《建筑经济》2022年9期“要素清单对招标控制价编制质量的提升研究”,作者:肖力军,北京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由“建筑经济与管理”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