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人才招聘
稻盛和夫: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提升这6种思维方式
来源:稻盛利他/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2-08-25


导读:

不管是经营企业,还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判断,判断的结果决定了企业经营和人生的结果。可以说企业经营和人生的结果不过是无数个判断和选择的累积。

面对应接不暇的事物,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本文摘取了稻盛先生著作《心法之肆》、《活法》、《思维方式》、《活法》、《心》、《成功方程式》、《京瓷哲学》中的精彩内容,希望您品读完后能从中受益:


  01 心中备有正确的判断基准


判断物体的长短,可以用尺子为基准进行测量,但面对问题进行判断时,要用什么为基准进行判断。


心中是否具有判断的尺子,对一切事物都可做出正确的判断十分重要。

领导人每天都要听取部下各方面的汇报请示,并做出决断。另外,回家以后,妻子也会有事同你商量,你也要做出判断。


判断,就是将问题与自己心中的那把“尺子”相对照,然后做出决定。


然而,有的人心中却没有这样的“尺子”。因为自己没有判断用的尺度,所以只能借助世间的常识、先例、习惯,或他人的建议,来代替自己做判断。


还有人持有“自我中心”的尺子。把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作为判断的基准。这虽然也是一种基准,但他们只能做出利己的判断。


人生是一个接一个判断的积累。如果能够不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能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为此,必须持有判断用的“尺子”,也就是哲学。


这种哲学就是公正、正义、诚实等,就是做人的正确人生观。必须把这种人生观作为判断乃至人生的“尺子”。


那么,什么是我们需要的哲学呢?用一句话表达,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也就是父母教给小孩的简单质朴的做人道理,也就是人类自古以来倡导的伦理道德。(以上为《心法之肆》、《活法》原文内容)


 02   思维方式保持正向

正如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所讲,思维方式是由正100分到负100分打分,思维方式既有正面也有负面。在对问题做出判断时,持有怎样的思维方,结果将大相径庭。


驾驭才能的是“心”,所以必须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掌握自己的才能。缺乏良心只靠能力的人,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必定失败。


所以,秉持作为人应有的正确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正面的“思维方式”,不断努力提高心性,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我所说的正面的“思维方式”和负面的“思维方式”,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正面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说,可以用正义、公正、公平、努力、谦虚、正直、博爱等词语来表达,符合最朴素的伦理观,是全世界通用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


与之相反,负面的“思维方式”就是与正面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东西。


思维方式中,既有正面的“思维方式”,也有负面的“思维方式”。


如果想要度过自己美好的人生,那么,不管是幸运还是灾难,对于人生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必须按照正面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行动。


我认为,所谓人生铁则,就是要把这一条做到极致。(以上为《思维方式》原文内容)


03 利己还是利他


求利之心是人开展事业和各种活动的原动力。


因此,大家都想赚钱,这种“欲望”无可厚非。但这种欲望不可停留在单纯利己的范围之内,也要考虑别人,要把单纯的私欲提升到追求公益的“大欲”的层次上。这种利他的精神最终仍会惠及自己,扩大自己的利益。


其实,经营企业这种行为,已经包含了“为世人为社会”的利他的精神。


现在,终身雇用制在逐步瓦解。但雇用员工意味着承担义务,就是照顾这位员工一辈子的生活。所以,五个人也好、十个人也好,只要雇用员工,就构成“为人”的行为。


不仅是经营企业,个人也是一样。当你独身时,会优先考虑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但一旦结婚成家,就要为夫人做事,为养育孩子负责。这时候,你个人的行为无意中就包含了利他的要素。


不过要注意的是,利己和利他总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就是说,小单位的利他,从更大单位的角度看,或许就变为利己。比如,为企业、为家庭,确实包含了利他之心,但是,不管怎样,“只要自己的公司赚钱就行”、“只要对自家有利就好”。


如果你这么想,就已经变成了利己,你也就只能停留在这种较低的层级之上了。


为公司利益的行为,虽然包含了“利他”,但如果只为公司,从社会的角度看,这就是公司层次的利己。为家庭这种个人层次的利他,如果只为自己的家庭,从别的角度来看,就反映出家庭单位的利己——因此,为了超越这种低层次的利他,必须养成在更大视野内观察事物的眼光,从更大的视角、以相对的观点来审视自己的行为。


比如,经营企业不光是自己公司要赢利,也要考虑客户的利益,还要对消费者、股东、地区作出贡献。另外,与自己个人比,要更多地为家庭;与家庭比,要更多地为地区;与地区比,要更多地为社会,进而为国家、为世界、为地球、为宇宙作贡献,利他之心尽可能扩大,尽可能提升。


这样做,自然而然就能拓展自己的视野,就能看到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据此就能做出客观的、正确的判断,就能避免失败。(以上为《活法》原文内容)


04  具备贯彻正道的勇气


正确的就是正确的,绝不允许扭曲。这种坚持正道的勇气、遵循事理的气节,是父母身上共同的东西,我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回想过去,不管面对何种局面,我都不是以自己的“得与失”作为判断基准,而是按照“是否正确”采取行动——也就是用“贯彻正道”的方式去突破困境。


无论面临多么困难的局面,都不允许自己采取妥协或迎合的态度,而是以正确的姿态、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迈进。换句话说,任何时候,都只用正面突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我不是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了正攻法,而是只会这一种方法,所以不得不用这种方法。因而与别人相比,我总是倍加辛苦。


前面讲过,踏入社会时,我是一个研究精密陶瓷的技术员,后来因为独自开发的新材料获得成功,被提拔为部门主任。那个部门是新成立的,任务是用这种新材料生产产品。我当时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干部,部下中有不少人的年龄比我大。


因为当时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亏损企业,常年处于银行的托管之下,所以员工待遇很差,一年到头,劳资纠纷不断。当然,员工的道德观念和工作热情也很低。为了赚取加班费,很多员工都想方设法去加不需要加的班。


如果大家都这样蚕食公司的话,那么不仅公司的业绩无法提升,反而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我虽然还很年轻,但只要看到偷懒懈怠的人,都会严加斥责。


看到我这么盛气凌人,有位前辈就劝告我:“虽然你说得对,但太过严厉。部下稍有马虎,你就严加痛斥,他们对你就会窝火,就会讨厌你。在工作中,还是要多体谅下属的心情才好。”他说的也很有道理,所以我感到非常苦恼。


然而,尽管思想有反复,但我的正义感却没有动摇。“或许我的话会招致部下的反感,但我绝没有说错。对的就是对的,必须坚持。”我的想法越发坚定。哪怕逆风吹袭,但只要是自己认定正确的事,就要付诸行动。我决不改变这种做人做事的态度。


这时我觉得,这就如同孤身一人垂直攀登悬崖绝壁一般。


前面耸立的壁障不管多高、多坚固,我也决不迂回。在自己相信的道路上,使出浑身的力量,笔直攀登。就像攀岩一般,只管瞄准山顶,一步一步,攀爬那险峻的岩壁。


看着我这种姿态,伙伴中有人反对,有人惊愕。一个人掉队了,又一个人中途下山了,等意识到时,只剩我一个人攀附在岩壁上。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


巨大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常常会向我袭来,但是,即使如此,我也认为,解决问题除了正面突破,别无他法。(以上为《心》原文内容)


05  能否抑制本能


人生来就兼有本能和理性两个方面。要吃要喝,要争要斗,有占有欲,有妒忌心,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乞求家族的繁荣,出于自我保存的本能。


人们往往基于这种本能,对事物进行判断,这就与动物没有区别。如果能够对状况进行客观的观察,人应该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


抑制本能非常重要,有意识地抑制本能,人的心中才会产生让理性可以进入的空隙,人才能进行逻辑思考。问题在于人在多大程度上,能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抑制本能并非易事,人缺少本能就无法生存。我并不主张完全排除本能,重要的是:人不能受本能的支配。我们应该用意志的力量来抑制住本能。


人顺从本能是自然的事,所以抑制本能非常困难,不是简单就能做到。在利己的欲望刚刚冒头的瞬间就察觉到,并为抑制它而有意识地做出努力。


必须学会控制本能心。这样会使理性活跃,提高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以上为《成功方程式》原文内容)


那么怎么做才能抑制本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我在这里教大家一个技巧。


在问题出现的一瞬间,脑子自然会立即思考“怎么办”,在得出结论之前,在心中喝止自己“且慢!”然后试着深呼吸,接着想:“对了,稻盛先生说过:‘试着在思考时把自己归于无’。”于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重新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势必能够得出最佳答案。


企业高层如果充满私信,就会做出错误判断,进而会给公司的将来埋下巨大的祸根。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戒除私心”的重要性。(以上为《京瓷哲学》原文内容)


06  以“有意注意”磨炼判断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做判断时也是一样,不要有小事就可以随意判断,大事自己再认真思考的想法。


任何事都要认真思考,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真正遇到重大事情需要判断时,才能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意识集中,就叫“有意注意”。


无论何时,无论何种环境下,无论多么细小的事情,都应该用心关注,认真对待。开始时做到这一点也许很困难。但是,只要从平时起,有意识地坚持这么做,“有意注意”就会变成习惯。


如果能这样,那么在任何状况下,全神贯注于某一现象,这种基本素养就能够掌握,因而不管发生什么问题,都能立即抓住其核心,很快予以解决。


做事不能漫不经心。哪怕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也要养成认真注意的习惯。


我所敬仰的中村天风先生精通印度瑜伽,被称为日本最了不起的圣人和贤者。他也曾说:“若做不到‘有意注意’,人生则无意义。并教导世人:“不管看似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都要认真思考。


然而,如今的企业家们对于那些看似“并不很重要”的问题,往往倾向于草草了事——“这样处理就可以了吧”,有时甚至当“甩手掌柜”,全权委托部下定夺。


如果平时习惯了这种轻松散漫的处事方式,一旦发生大事,到了企业生死攸关的关头,是不可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到那时,哪怕拼命催促自己“赶快认真思考”也无济于事。由于没有在平时养成习惯,满脑子只是肤浅的点子,所以难以触及问题的根源。


反之,如果平时对于微不足道的事都一一认真思考,那么感觉就会被磨炼得非常敏锐,于是能随时迅速做出正确判断。一旦出现问题,在脑中能瞬间闪现出解决方法。


“哦,只要这么做就行了。”这并不是因为借鉴了丰富的经验,而是头脑高速运转的结果。经过“有意注意”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了最好的对策。


这与头脑聪明与否无关,只要养成习惯,认真思考平时的每一件小事,就能获得这样的能力。(以上为《京瓷哲学》原文内容)